2025年4月,京东与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争夺战愈演愈烈。京东以“百亿补贴+免佣金+骑手五险一金”组合拳挑战美团霸主地位,而美团则通过整合会员体系、加码即时零售防守反击。
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是:京东外卖骑手若全职入职,不仅能享受每单的新手补贴,还能获得五险一金的全覆盖,月入8000元左右被视为“保底”;而美团虽然社保覆盖仍存在模糊地带,但骑手却有机会冲刺万元月薪。另一边,快递行业里,直营快递企业一直坚持为所有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,而加盟制快递网点中,超八成快递员仍在社保“裸奔”。
当刘强东亲自送外卖、美团发文反击时,这场商战的硝烟中,真正需要被看见的,是那些在暴雨中摔倒的骑手、在站点里过劳的快递员。快递员和外卖员虽然都是“送货”,但背后却是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,外卖员用“玩命跑单”换取提成与补贴,快递员则在淡旺季的潮汐中挣扎。
这场资本博弈背后,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:作为基层物流人,选择送外卖还是送快递,究竟哪个更赚钱?当平台竞争从价格战转向福利战,底层物流人该如何在收入、风险与未来之间权衡?本文将从收入结构、工作强度、社保福利、职业发展四大维度展开分析,结合一线劳动者的真实调研数据,为每一个在电动车上奔波的物流兄弟们,算清这笔人生账。
作为外卖骑手,可谓是拼速度赚快钱,但钱袋子可能“说没就没”,外卖小哥的收入就像过山车,主要靠接单量和平台补贴。收入结构的具体对比可参考表格数据。
以某外卖平台为例,比如普通骑手每天跑12小时,一个月能接1600单左右,每单提成平均5元,加上高峰时段补贴(比如早餐每单多给2元),月收入大概7000-8000元。但别高兴太早,超时罚款(可能一单超时就会扣一半钱)、差评扣款(部分差评罚50元)、洒餐赔偿(部分需要赔整单餐费)……算下来,实际到手可能只有5000元到6000元。网络上有个上海“单王”,外卖小哥5个月赚了12万,但代价是每天工作16个小时,专挑凌晨送夜宵单,还得祈祷别遇到投诉。这种“拿命换钱”的案例,1000个人里可能只有1个。所以外卖收入看似高,但波动极大。下雨天单量暴增,但摔一跤可能赔掉三天工资,平台补贴说取消就取消,收入随时可能腰斩。
作为快递员,往往是细水长流,但想发财得“熬年头”,因为快递员的收入更像跑马拉松,靠的是稳定派件和积累客户。
比如直营快递公司,往往是底薪3000元+每件1元提成(平均来说),假设一个快递员每天派200件,加上揽件提成(例如帮客户寄快递,运费抽成5%),月入6000-8000元。更重要的是,公司给交五险一金,生病受伤有保障。
如果是加盟快递网点,大部分纯靠计件工资,大概平均每件8毛钱,一天派200件才赚160元,月入不到5000元,而且社保几乎全靠自己交。但是,站点不乏揽件之王的大神,比如很多依靠产业带和专业市场的站点,靠着给批发市场发货,一年可以揽件几十万票,年收入可达40-60万,可是普通人想复制?先得在一个片区扎根5到10年,和每个老板混成兄弟。所以快递小哥的贫富差距极大,直营公司的老员工能端着“铁饭碗”,加盟网点的临时工可能连摔伤都要自费看病。
从工作时间来看,外卖骑手像“被算法抽打的陀螺”,比如午高峰11:00-13:00必须完成全天60%订单,一般系统默认30分钟送达,但实际留给骑手的只有18分钟(含等餐时间)。很多外卖骑手对于路上的红绿灯,根本顾不上看,因为超时会扣钱。快递员则是“体力耐力赛”,比如快递员早上6点开始到岗分拣上百件货,9点开始陆续派送,大件家电要扛上楼。晚上7点以后还要处理退货件,如果今天没有取走,会得到客户的投诉,具体的时间对比可以参考表格。
从身体损耗来看,两类物流人是用不同部位的健康换工资。据医学期刊《职业健康》2025年的研究显示,外卖骑手膝关节磨损程度是普通人的3倍。很多外卖骑手被医生诊断为“软骨磨损如50岁老人”,罪魁祸首是每天大概要爬累计50层楼送餐。而很多快递员则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,这类职业病往往治疗费用较高。
今年,一些外卖平台开始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政策,成了物流行业的“重磅炸弹”,据网络数据,每给一个骑手交社保,成本大概增加2000元/月,但换来的是骑手流失率下降40%。而有些外卖平台在社保问题上玩的却是所谓的“文字游戏”,比如推出“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补贴”,骑手自己每月交886元养老保险,平台“补贴”487元,这所谓的“补贴”可能“买不来”骑手的安全感。可是,快递员的社保差距,比外卖行业更触目惊心,比如直营快递网点的快递员每月可以多“赚”1000-2000元,因为公司交的公积金和社保,相当于变相加薪,而加盟快递网点的快递员反而需要“倒贴”,比如月入6000元中,自己交社保要花500元,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。具体数据对比可以参考表格。
从职业发展的晋升通道来看,快递员能当“小老板”,外卖骑手可能永远是“跑腿的”。
很多快递员的发展路径是从送货到管人,可以从快递员发展为网点负责人到片区负责人,甚至区域总监,行业内大部分的网点经理都是从快递员干起来的。
而外卖骑手可能三年后还是骑手,据2024年外卖行业市场报告数据显示,90%的骑手从业不满3年,剩下的10%中,5%转行开滴滴、送快递;3%成为“培训师”,教新人开单和抢单技巧,2%承包充电宝租借柜。而更加残酷现实是,35岁以上的外卖骑手,外卖平台可能会通过算法降低派单优先级,逼你自动离开。
从技能壁垒来看,快递员很多的要靠“人情世故”,而外卖骑手玩的是“系统漏洞”。两类职业的核心竞争力截然不同,比如,快递员可以用3年时间把写字楼揽件量从日均50件做到300件,秘诀是帮前台姑娘代收奶茶、给老板送发票。外卖骑手却可以发现平台漏洞,深夜把定位改到酒吧街,能抢到更高打赏的订单。但这种“技巧”往往只能维持很短,系统升级后会被判定刷单,账号封禁。
送外卖还是送快递?这道选择题的终极答案在哪?这是一道关于尊严与生存、当下与未来的社会命题。京东与美团这场裹挟着社保硝烟的战争,撕开的不仅是平台经济的价值取向,更是2亿灵活就业者在城镇化浪潮中的命运褶皱。
这场始于社保争夺的行业变局,终将指向一个更根本的追问:在即时配送的万亿赛道里,究竟该让算法榨取劳动者的最后一滴汗水,还是用制度保障托起千万家庭的希望?“我们不是系统里的数据,而是城市脉搏的守护者”,这句话是来自一位匿名骑手在网络上的留言,或许物流人真正的自由是,不必在“高薪短命”与“低薪稳定”间挣扎,而是在尊严与收益的天平上,找到属于劳动者的答案。
关税245%时代自救指南:华强北极限交付、比亚迪出海、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、云途加收报关费、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……
1348 阅读带你深度解析3种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:VOI、VMI、JMI,你都了解吗?
1033 阅读顺丰控股等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,注册资本3000万元
800 阅读送外卖和送快递,物流兄弟怎么选?
760 阅读京东物流酒水仓正式运营
810 阅读普洛斯中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:新经济引擎 高质量发展
736 阅读联邦快递与UPS恢复中国进口附加费
668 阅读中国电商海外“破圈”,菜鸟海外仓“绿通”助力跨境商家突破第二增长曲线
655 阅读仓库盘点:从入门到精通,仓库小白也能学得会!
658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
635 阅读